2025年7月28日,夏日的蟬鳴聲中,山東理工大學(xué)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德州市武城縣四女寺鎮(zhèn)明德小學(xué)的黑板上落下最后一筆板書。這支跨越十年光陰的團隊,用14天的傾情付出為2025年度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句點,也將十年堅守的故事寫入鄉(xiāng)村振興的教育篇章。
7月15日清晨,載著33名實踐團成員的大巴車駛過明德小學(xué)新修的水泥路。當實踐團再次踏入明德小學(xué),熟悉的操場反射著晨光,教室窗邊的夏風(fēng)呼呼作響,這樣的場景讓一些去年來過的老隊員不禁恍然,仿佛又回到了去年剛來的時候。又是一年夏日至,又是一年赴約時,十年間,山東理工大學(xué)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共計300余人接力奔赴,共同書寫了青春與鄉(xiāng)村振興同頻共振的壯美畫卷。
在與明德小學(xué)的孩子們朝夕相處的14天里,我們忘不了沐浴在晨光中的升國旗儀式,忘不了趣味運動會的加油吶喊,忘不了紅色音樂課上嘹亮的歌聲,忘不了圍繞在黨旗旁的一張張笑臉,忘不了文藝匯演彩綢舞動的軌跡,更忘不了那些總是充滿期待的、發(fā)亮的眼眸......14天的時光雖然轉(zhuǎn)瞬即逝,但這些珍貴而又難忘的回憶將永遠在每一位實踐團成員的心中回響。
三尺講臺之外,實踐團還深入鄉(xiāng)村基層調(diào)研,并努力挖掘和學(xué)習(xí)當?shù)氐募t色文化,盡最大可能不斷拓寬社會實踐的廣度、寬度、深度,讓社會實踐不僅“不虛此行”更要“滿載而歸”。實踐團拜訪蔡中村村委會,從和村支書的交談中窺見當代中國的鄉(xiāng)村縮影;慰問村中老黨員時,顫抖而又堅定聲音講述著堅守半個世紀的信仰,那枚閃耀著光輝的“光榮在黨50周年紀念章”成為激勵實踐團的精神力量;在德州市革命烈士陵園里,實踐團成員獻花、掃墓、鞠躬,革命精神的傳承在實踐團的行動中具象化......這些在課堂外浸潤著泥土的見聞,最終又被實踐團帶回到課堂,讓家國情懷和革命精神在明德小學(xué)的孩子們心中開花結(jié)果,社會實踐的意義在此刻完成了閉環(huán)。
從淄博啟程,駐足德州,從第一節(jié)拘謹?shù)陌鄷,到最后含淚告別,這一路走來,每一步都鐫刻著深刻的意義。盛夏的熾熱、辦公室的燈光、孩子們的歡笑、熬夜制作的課件......明德小學(xué)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我們青春的印記,我們用心去感受,用愛去奉獻,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一路上的點點滴滴,匯聚成了我們心中最寶貴的回憶。
此刻,對于我們而言,社會實踐不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實踐,它已成為我們?nèi)松猛局幸欢尾豢苫蛉钡娘L(fēng)景,我們在這里成長,在這里收獲,更在這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價值與意義。在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實踐日志里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終會分離,但牽掛永不走遠,教室的燈光會熄滅,但我們心中那盞愛的明燈會一直傳承!”明德小學(xué),我們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