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推進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傳承紅色精神、守護舌尖安全,7月24日,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紅爐薪傳,‘餅’承食安”社會實踐團一行,滿懷敬意拜訪抗戰(zhàn)老兵,在崢嶸往事中汲取奮進力量;走進基層,為孩子們開展生動的食品安全宣講,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使命,為社會服務與鄉(xiāng)村振興添磚加瓦。
一、賡續(xù)紅色薪火,厚植青年擔當
實踐團滿懷崇敬之情,來到95歲抗戰(zhàn)老兵王現(xiàn)爺爺家中。成員們獻上精心制作的“煎餅花”禮盒,這份融合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意的禮物,承載著對革命先輩的緬懷與敬意。老人雖年事已高,卻精神矍鑠,一身樸素衣衫難掩歲月沉淀的堅毅。作為曾投身解放戰(zhàn)爭與抗美援朝的鐵道兵,他平靜地講述著烽火歲月里的故事:槍林彈雨中搶修鐵路的緊迫,冰天雪地里堅守陣地的執(zhí)著,都讓那段歷史變得鮮活可感。談及戰(zhàn)斗信念,王爺爺幾度動情,既談起毛主席“美國人是可以打的,而且是可以打敗的”的鏗鏘話語,又以親歷者的篤定補充:“我們中國人從不怕和美國人打仗,咱中國有五億人呢!”穿越時空的赤誠讓在場成員心潮澎湃,先輩們以血肉鑄就的信念,正化作青年心中躍動的薪火,激蕩起傳承不息的使命擔當。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老兵交談 周津羽攝)
(圖為老兵王爺爺與實踐團成員合影留念 周津羽攝)
夏日送安全,巧手繪童趣
為守護孩子們的夏日飲食健康,實踐團為小朋友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夏季食品安全宣講活動。在宣講環(huán)節(jié)中,志愿者化身“食品安全向?qū)?rdquo;,以生動的故事串聯(lián)起夏季飲食的奧秘:從冰箱里的“溫度密碼”到街邊零食的“隱藏陷阱”,用孩子們聽得懂的語言解析科學知識;訂柎饡r,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筍般舉起,清脆的童聲里滿是自信與好奇。答對的小朋友獲贈小玩具和卡通貼紙,知識在輕松的氛圍中悄然扎根。宣講結(jié)束后帶領(lǐng)小朋友們繪畫石膏娃娃,孩子們執(zhí)筆蘸色,或輕描淡寫勾勒輪廓,或濃墨重彩點綴細節(jié),原本素凈的石膏在指尖漸漸綻放生機——有的化作身披霞光的小精靈,有的變身為綴滿星辰的小勇士,每一筆色彩都是童心的獨白。專注的神情里,藏著對美的向往,也藏著親手創(chuàng)造的驕傲。活動落幕時,孩子們捧著“專屬作品”微笑合影,手中的獎品與彩繪娃娃相映成趣。這場夏日里的相聚,不僅為孩子們筑起一道食品安全的“防護墻”,更以藝術(shù)為媒,讓成長的記憶里多了一抹明亮的色彩,溫暖而悠長。
(圖為實踐團成員宣講 周津羽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幫助小朋友畫石膏娃娃 周津羽攝)
(圖為小朋友們與實踐團成員合影留念 周津羽攝)
此次實踐活動,以青春之姿架起歷史與當下的橋梁。從聆聽老兵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到開展安全宣講守護童真成長,實踐團用行動詮釋責任。紅色精神的滋養(yǎng)與守護青春的熱忱交織,既讓青年銘記先輩奉獻,厚植家國情懷,也為孩童筑牢安全防線,點亮夏日童趣。未來,這份傳承與關(guān)愛的力量,將繼續(xù)在更多行動中延續(xù),書寫青春服務社會的溫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