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期間,杭州市西湖區(qū)善糧公社古蕩分社內(nèi)笑語盈盈。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出藍小隊在此開展 “探案趣解食安秘,童行守護筑安康” 活動,以趣味探案科普、親身體驗實驗相結(jié)合的方式,讓食品安全知識浸潤童心,播撒下守護 “舌尖安全” 的種子,傳遞著共治共享的溫暖力量。
食安探案:童趣敘事里的安全解碼“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圖中的小朋友會拉肚子嗎?這就像一個‘美食謎案’,我們一起來找出‘兇手’吧!” 出藍小隊顧老師的話語剛落,孩子們的目光立刻聚焦講臺,一場別開生面的食品安全 “探案課” 就此展開。
針對兒童群體的認知特點,顧老師將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安全問題轉(zhuǎn)化為一個個生動的 “探案謎題”。從 “彩色糖果里的色素秘密” 到 “冰箱里的食物‘打架’事件”,老師以故事化的語言抽絲剝繭,結(jié)合真實案例與趣味影像,引導孩子們觀察細節(jié)、邏輯推理、大膽提問。孩子們時而蹙眉思考,時而舉手搶答,在沉浸式 “探案” 中,輕松掌握了食物儲存、添加劑識別、變質(zhì)判斷等實用知識,將 “食以安為先” 的理念悄然植入心間。

(食安探索進行中)
實驗親歷:檢測卡中的科學啟蒙抽象的安全知識,在親手操作中變得觸手可及?破照n后,出藍小隊的隊員們帶領孩子們走進 “微型實驗室”,開展簡單的農(nóng)殘檢測小實驗。
“大家看,這是檢測蔬菜農(nóng)殘的試劑,我們滴三滴在菜葉樣本里,拿另一片葉子搓一下,等待幾分鐘……” 隊員們耐心講解實驗原理,手把手指導孩子們操作、觀察檢測卡顏色變化。當看到原本透明的液體因農(nóng)殘含量不同而呈現(xiàn)深淺差異時,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與驚嘆。“原來科學家就是這樣保護我們的呀!” 一位小朋友的話語道出了大家的心聲。這場親身體驗,讓孩子們不僅理解了 “農(nóng)殘檢測” 的科學邏輯,更在心中種下 “用科學守護安全” 的種子。

(科學小實驗進行中)
物資里的溫度:共筑食安共治的成長課活動的最后一站,是西湖善糧公社古蕩分社的愛心貨架區(qū)。在西湖善糧公社項目負責人陳老師與古蕩分社負責人唐老師的帶領下,隊員們與孩子們一同參觀站點,親手整理捐贈的二手物資。“出藍食品學會愛心貨架”上疊放著“食光予你,善糧煥物”主題系列公益活動所收集到的各類物資,這些物資也必將在需要的人手中煥發(fā)新的價值。
“這些東西和食品安全一樣,都是要好好愛護的呀!” 一位小朋友的童言,道出了活動的深層聯(lián)結(jié) —— 無論是守護食物的安全,還是珍惜資源的價值,本質(zhì)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守護。孩子們在躬身實踐中體會到,食品安全不僅是知識,更是融入日常的生活態(tài)度;社會共治不僅是口號,更是每個人力所能及的行動。
總結(jié)從探案解密的專注傾聽,到試管實驗的親手操作,再到物資整理的躬身實踐,出藍小隊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食品安全從抽象概念變?yōu)樯钪腔。播撒在童心中?“安全種子”,終將生長為守護家庭與社會的 “參天大樹”。出藍小隊成員以專業(yè)為筆、以實踐為墨,既傳遞了科學知識,更培育了責任意識,為構(gòu)建全民參與的食品安全防線注入青春動能。這份始于童心的實踐,正是新時代青年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注腳,讓 “舌尖上的安全” 成為每個家庭觸手可及的幸福底色,更讓共治共享的食安理念在代際傳遞中綻放持久光芒。

(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