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冠军,天堂资源,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今日大學生網,社會實踐報告投稿平臺
今日大學生網

踏尋紅色印記,感悟革命精神——實踐隊走訪新四軍、八路軍舊址

發(fā)布時間:2025-07-29     閱讀
  為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7月26至27日,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實踐隊踏上紅色尋訪之旅,先后走訪新四軍、八路軍在武漢的相關舊址,在歷史的遺跡中,觸摸先輩們的奮斗脈絡,汲取奮進力量。
  
  圖1實踐隊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的合影(朱寧貝 攝)
  
  實踐隊踏入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的復原居室,董必武的肖像掛于墻,衣架、床鋪、小黃盆等舊物陳列其間。凝視這些,隊員們仿若看見抗戰(zhàn)歲月里,董必武在此為抗日救亡操勞,他從延安赴漢籌建辦事處,于復雜局勢中凝聚力量,以行動詮釋革命初心,舊物成歷史生動注腳。
  
  圖2董必武同志在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的居室(廖可欣 攝)
  
  走進舊址的一間展室,“歡迎孩子劇團”的紅色橫幅格外醒目。墻上,孩子劇團公約與活動地圖,勾勒出少年投身革命的軌跡。桌上,茶具、文稿靜靜擺放,仿佛還留存著往昔的溫度。隊員們駐足凝視,透過這些舊物,想象著當年孩子們以戲劇為武器,傳遞抗日火種的熱忱,那些稚嫩卻堅定的身影,在歷史的光影里愈發(fā)清晰,訴說著青春與家國的深刻聯(lián)結。
  
  圖3實踐隊參觀孩子劇團展室(朱寧貝 攝)
  
  實踐隊走進漢口新四軍軍部歷史陳列館,銹跡斑駁的勛章、帶著彈痕的瓷碗,還有印著淪陷區(qū)街景的明信片,靜靜躺在玻璃展柜中。隊員們俯身凝視,從展品說明里,讀懂這些舊物背后的烽火故事——勛章曾屬于侵華日軍,瓷碗是戰(zhàn)場繳獲的“證據(jù)”,明信片則定格了被侵略者鐵蹄踐踏的城市往昔。一行行文字、一件件實物,串聯(lián)起新四軍浴血奮戰(zhàn)的歲月,讓歷史的震撼與厚重,直直撞進每個人心里,化作對先輩無畏精神的深深敬意。
  
  圖4陳列館展示新四軍繳獲的日軍戰(zhàn)利品(廖可欣 攝)
  
  實踐隊成員圍站在陳列墻前,目光聚焦于墻上的歷史照片與文字。手持筆記本的隊員,快速記錄著照片背后的故事、人物事跡,筆尖在紙上劃過的沙沙聲,與輕聲的討論交織。有人指著照片里的革命先輩,分享從講解中聽到的戰(zhàn)斗細節(jié);有人圍繞史料中的時間線、事件關聯(lián)展開交流,在思維的碰撞里,嘗試拼湊更完整的歷史圖景,讓紅色記憶在記錄與探討中,深植于心。
  
  圖5實踐隊在陳列墻前進行記錄與探討(蔣雨航 攝)
  
  走訪結束,隊員們的感慨溢于言表。“先輩們在艱難處境中堅守信仰,為國家拼盡全力,這份精神讓我明白,青春不該只追求小我,更要融入國家發(fā)展的大我。”隊員們紛紛表示,將把紅色精神轉化為學習和實踐的動力,用知識武裝自己,以行動踐行擔當,讓青春在傳承與奮斗中閃光。
  
  文字|華中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赴武漢紅色實踐團 王星詒
  圖片|華中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赴武漢紅色實踐團 朱寧貝 廖可欣 蔣雨航
作者:王星詒    來源:華中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赴武漢紅色實踐團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實踐報告推薦
  • 踏尋紅色印記,感悟革命精神——實踐隊走訪新四軍、八路軍舊址
  • 共沐正義之光 傳承紅色基因——北京化工大學實踐團赴審判日本戰(zhàn)犯法庭舊址陳列館開展愛國主
  • 紅色舊址行:從武漢軍史遺跡看革命精神的傳承
  • 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絲路箱伴”團深入新東方國際貨運碼頭探訪
  • 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以鋼鐵為鑰,探 “一帶一路”:南財學子調研仁創(chuàng)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