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防詐騙,青春聚力助振興: 貴師院“苗木成長”實踐團 三都水鄉(xiāng)行紀實
發(fā)布時間:2025-07-27 閱讀:
盛夏七月,熱浪翻涌著貴州黔南的層巒疊嶂。貴州師范學院麗瓊工作室“苗木成長”志愿實踐團的旗幟,如一縷清風,插入了三都水族自治縣周覃鎮(zhèn)的青山綠野之間。這支由大學青年學子組成的隊伍,以“禁毒防艾防詐騙,青春聚力助振興”為號角,將知識的甘泉、關懷的溫度,播撒進這片民族聚居的土地深處,為鄉(xiāng)村振興的畫卷添上一抹鮮亮的青春底色。
深調研:腳步丈量民情,數(shù)據(jù)厘清需求
活動伊始,實踐團便將目光投向周覃鎮(zhèn)新園村,隊員們攜帶調研問卷與宣傳資料,兵分五路,叩響村民家門。村委干部大姐主動成為“翻譯官”,帶領著汗流浹背的大學生穿梭于蜿蜒村路。在一戶木樓前,隊員小李蹲在竹凳旁,耐心解釋問卷內容。當問及“奶茶粉”“跳跳糖”等偽裝毒品時,抱著孫兒的阿婆一臉茫然:“糖不是甜的?娃兒吃的能有啥事?”經過耐心講解后,阿婆恍然大悟。
調研足跡由新園村延伸至移民安置點“幸福小區(qū)”與喧鬧的周覃鎮(zhèn)集市。在小區(qū)涼亭里,隊員小張遇見外出務工返鄉(xiāng)青年小蒙。談及新型詐騙手段,小蒙坦言:“在外頭手機總接到些中獎短信,差點就信了。”在集市熙攘中,隊員們敏銳捕捉到老人對“高回報投資”的輕信與兒童對陌生人“零食誘惑”的懵懂。這些帶著泥土氣息的一手資料,最終匯成精準的行動指南,為后續(xù)宣講與活動錨定方向。
強宣講:知識穿透迷霧,共筑安全堤壩
帶著調研收獲的厚厚筆記,實踐團迅速投入核心主題的宣講戰(zhàn)場。“禁毒防詐防艾”的號角在周覃鎮(zhèn)多個角落吹響。在幸福社區(qū)會議室,隊員小王以“老中醫(yī)問診”騙局為引,剖析詐騙套路。當講到騙子如何利用“孝心”設局時,臺下幾位老人頻頻點頭。針對電子煙涉毒陷阱,志愿者小陳手指宣傳資料上的仿真模型圖片:“這種‘上頭電子煙’,一口就能成癮,身體就垮了!”觸目驚心的案例讓年輕聽眾神情凝重。
宣講不拘形式——在街頭巷尾,隊員們化身移動宣傳站,手把手教老人下載國家反詐APP。一位水族大爺在隊員幫助下安裝成功,笑得豁牙可見:“這個好!以后騙子電話來,它就叫!”入戶宣講則更顯溫情。在村民老吳家灶臺旁,志愿者小劉用通俗語言講解艾滋病傳播途徑,破除了“同桌吃飯會傳染”的誤解。老吳緊皺的眉頭逐漸舒展:“懂了懂了,不能看不起病人,要講科學。”知識如涓涓細流,穿透疑慮與迷霧,在群眾心中筑起一道堅實的安全堤壩。
青春扎根:童心播種希望,歌舞凝聚鄉(xiāng)情
安全守護的種子,尤需在幼小的心田精心播撒。在周覃鎮(zhèn)第二幼兒園,教室充滿歡聲笑語。隊員帶領孩子們學習“禁毒”“詐騙”主題相關手語,讓孩子們從內心牢記安全重要性。最令人屏息的是“火焰掌”實驗——志愿者手掌瞬間騰起烈焰又安然無恙,科學的神奇讓孩子們尖叫連連,也烙印下“遠離危險品”的直覺認知。
在幸福社區(qū)活動室,扭扭棒手工成了孩子們的新寵。他們專注地將彩色絨條彎折成花朵與動物,隊員小趙在旁輕聲引導:“毒品就像扭扭棒,一旦扭曲變形,就很難恢復原樣。”跳繩比賽更將氣氛推向高潮,躍動的身影與安全知識巧妙融合,快樂中深植自護意識。安全意識的嫩芽,在趣味盎然的活動中悄然萌發(fā)。
“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的尾聲,一場展現(xiàn)青春活力與民族團結的文藝匯演如期而至。幸福社區(qū)籃球場上燈光如晝,街舞《青春之火》引爆全場熱情。小品《天降餡餅》以夸張幽默演繹“刷單返利”陷阱,臺下笑聲與頓悟的嘆息交織。當?shù)匦∨笥训母栉璞硌莞浅蔀槊褡鍒F結的生動注腳,現(xiàn)場氣氛熱烈,青春與鄉(xiāng)土文化于此刻深度交融,匯成一股向上生長的蓬勃力量。
隨著匯演結束,“苗木成長”志愿實踐團為期一周的行程也畫上圓滿句點。在周覃鎮(zhèn)的山水間,實踐團的成員們不僅留下了“禁毒防艾防詐騙”的堅實屏障,為周覃鎮(zhèn)群眾帶去了實實在在的服務,更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光明的種子,為鄉(xiāng)村肌體注入了生生不息的青春活力。這記憶將如苗木根系,在更廣闊的振興原野上,默默汲取養(yǎng)分,終有一日亭亭如蓋,蔭蔽一方。麗瓊工作室的青年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向下扎根,向上生長”,他們的故事,是青春獻給鄉(xiāng)土最深情的詩行。
作者:貴州師范學院麗瓊工作室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三下鄉(xiāng)推薦
- 法潤鷹城播撒法治種 情系沃野助力振興路
- 7月4日至10日,鄭州大學法學院“法潤鷹城”鄉(xiāng)村振興實踐隊奔赴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龍王溝經濟示范區(qū),將專業(yè)所學與鄉(xiāng)村實際需求相結合
- 三下鄉(xiāng) 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