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實踐團九屋中心校支教記——星火播初心 紅箋傳暖語
2025年7月17日上午,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大地之子”實踐團14名成員在指導老師呂思慧的帶領下,于靈川九屋中心校開展系列活動。從“兩彈一星”精神的科普宣講,到“我想對你說”的暖心對話,實踐團以情感聯(lián)結(jié)為紐帶、以知識傳播為橋梁,在孩子們心中播撒溫暖與信念的種子。
星火傳精神 科學筑夢想
“兩彈一星”精神科普課以趣味提問開啟。實踐團成員以“大家知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怎樣誕生的嗎?”勾起了孩子們的好奇,隨后通過動畫短片《夢想的遠征》延伸講解,結(jié)合“兩彈一星”背后的科研故事,讓孩子們深入了解了大國重器的誕生歷程。
圖為實踐團成員講解“兩彈一星”知識,孩子們專注聆聽 麻凱 攝
從“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到現(xiàn)代衛(wèi)星的通信、導航應用,孩子們在視頻中“穿越”到浩瀚宇宙;問答環(huán)節(jié)里,他們爭先恐后舉手,“衛(wèi)星能看到我們家嗎?”“科學家爺爺是怎么造出原子彈的?”的提問充滿好奇。一系列的活動,讓科學探索的期待在孩子們心中延續(xù)。
圖為問答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踴躍舉手發(fā)言 柴晗 攝
紅箋載心意 筆尖藏真情
7月17日的教室,因紅色愛心紙片變得格外溫馨。“把想對老師說的話,都寫在這張愛心紙上。”實踐團開展的“我想對你說”主題課堂上,孩子們接過印著愛心圖案的紙片,或低頭書寫,或用彩筆畫下笑臉,有的還拉著老師衣角輕聲確認“這樣寫可以嗎”。
圖為孩子伏在桌上書寫心里話 柴晗 攝
“老師,你們明年還來嗎?”“謝謝姐姐講太空故事,我想當宇航員!”稚嫩的字跡里藏著依賴與向往,不會寫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表達不清的心意就畫成牽手的小人。實踐團成員讀著這些紙條,不時紅了眼眶——這些直白的情感,正是支教最珍貴的回饋。
圖為孩子們對實踐團成員說的話 蒙相潔 攝
7月17日這兩場活動一暖一心、一知一行,勾勒出實踐團“用陪伴傳遞溫暖,用知識點亮夢想”的支教初心。無論是紅箋上的“舍不得”,還是課堂里的“我想問”,都讓這段相遇有了更深厚的意義。實踐團成員將帶著這份雙向的感動,繼續(xù)把“地質(zhì)+國防+航天”的科普留在校園,讓溫暖與信念在孩子們心中長久生長。(通訊員:柴晗 劉宇晨 黃愉恬)
圖為實踐團成員和孩子們合影 麻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