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經天緯地”筑夢團的青年志愿者們在瀘溪縣政府工作人員黃冬蘭帶領下,走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浦市鎮(zhèn)敬老院,為這里的特困人員與低保戶老人舉起相機。當快門輕響,一張張帶著歲月痕跡卻笑意真切的面龐被定格——這不僅是一次公益攝影,更是對“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國家承諾的生動呼應,是社會溫情與政策善意交織的溫暖注腳。
生活的風雨未曾吹散他們眼底的光。在國家特困救助政策的堅實托底中,在地方政府“民生無小事”的細致幫扶里,這些曾面臨生活困境的老人,如今在敬老院的暖陽下安享三餐四季。志愿者們?yōu)槔先藫崞揭陆堑鸟薨,輕聲引導他們望向鏡頭,老人們從起初的拘謹?shù)綕u漸舒展眉頭,那抹從心底漾開的笑,是對“政策兜底”最樸實的點贊,也是對“社會關愛”最真摯的回應。
每一張照片,都藏著三重重量:有個體在命運面前的堅韌,有國家政策為民生兜底的厚度,更有青年一代接續(xù)傳遞的社會溫情。當老人們在攝影機上輕撫屬于自己的照片,指尖觸碰的不僅是一張影像,更是一個國家對特殊群體的牽掛,是一個社會對“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的踐行。而這快門聲,正是青春力量與時代使命的共鳴,為基層民生圖景添上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通訊員:周梓茹 王茗加 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