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守初心,感悟歷史力量
為感悟文化歷史,我們的實踐隊先后走進南京博物院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通過“觸摸文明脈絡(luò)”與“銘記苦難歷史”的雙線研學(xué),在對比與感悟中深化對歷史的認知,傳承青年責任擔當。

在南京博物院,隊員們在史前陶器的紋路中讀懂先民的智慧,在商周青銅器的紋飾里感受禮樂文明的厚重,在民國生活場景的復(fù)原中觸摸時代的變遷。東漢錯銀銅牛燈的精巧設(shè)計、明清書畫的筆墨意境,讓大家直觀體會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綿延不絕。“每一件文物都是活著的歷史,它們教會我們驕傲于民族的燦爛過往。”實踐隊員小王在筆記中寫道。

圖為古代青銅器
而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沉重的氛圍瞬間將隊員們拉入那段苦難的歷史。灰黑色的建筑、刻滿遇難者姓名的墻垣、幸存者的證詞錄音……當看到“萬人坑”遺址中層層疊疊的骸骨,聽到“12秒”一滴水落下象征一個生命消逝的計時聲,隊員們無不屏息凝神。在“三個必勝”主題展區(qū),抗戰(zhàn)軍民的不屈抗爭與世界正義力量的支援,又讓大家在悲痛中感受到頑強的民族精神。
“從博物院的文明瑰寶到紀念館的苦難記憶,我們看到了歷史的兩面——既有值得自豪的輝煌,更有不容遺忘的傷痛。”實踐隊隊長在分享時說道,“這兩種記憶同樣重要,前者讓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后者讓我們明白和平的珍貴與守護它的責任。”

圖1為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圖2為萬人坑遺址
活動后,隊員們共同整理了研學(xué)日記與影像資料,計劃在回到學(xué)校舉辦“歷史的溫度”主題再次回憶這次難忘的三下鄉(xiāng)旅程,用文物故事展現(xiàn)文明傳承,用史實資料警示勿忘國恥,讓更多同學(xué)在回望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