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響應黨和國家關于衛(wèi)生、科技、文化“三下鄉(xiāng)”的號召,傳承紅色基因,延安大學赴陜西省渭南市“晨露”三下鄉(xiāng)第六支隊,開啟為期15天的志愿服務活動。隊員們懷揣熱忱、背負責任,以黨建為引領,讓青春在實踐中綻放光彩。
知潤童夢,藝動齊彰
為加強對少年兒童群體的關愛,助力留守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隊員們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隊員們秉持“寓教于樂”的理念,結合各自專長設計了美術手工、心理健康、文明宣講等趣味素養(yǎng)課程。
實踐團隊還舉辦了趣味運動會和文藝匯演。趣味運動會的賽場上,小朋友們活力四射,在團隊賽上共同合作,在個人賽上奮勇爭先;文藝匯演的舞臺上,小朋友們載歌載舞,在全體合唱中心隨歌詠,在舞蹈表演中身姿靈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志愿團隊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活動,不僅使小朋友們涵養(yǎng)品德,拓寬視野,也在他們稚嫩的心靈中播撒下愛與擔當?shù)姆N子。
調研走訪,尋根鑄魂
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展開以基層治理、農村產業(yè)、鄉(xiāng)村發(fā)展為主題的實地調研。跟隨農戶的腳步,調研團隊來到田地里,看著長勢喜人的獼猴桃、飽滿圓潤的桃子、整齊有序的大棚,深刻感受到了新時代鄉(xiāng)村發(fā)展、農業(yè)進步的步伐。
為探尋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振興的實踐路徑、精準把握鄉(xiāng)村發(fā)展現(xiàn)狀,實踐團隊走進農家院落,圍繞家庭實際情況、農藥購銷渠道、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展開走訪。
此外,為提升隊員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追尋紅色足跡,賡續(xù)紅色血脈,實踐團隊來到了渭華起義紀念館。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隊員們駐足于每一件展品前,悉心端詳;肅立在起義紀念廣場,靜靜瞻仰。通過參觀,隊員們不僅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而感動,更將在這份精神的鼓舞下砥礪前行。
“螢火雖微,愿為其芒。”從愛心助童的志愿擔當,到田間地頭的躬身實踐;從農家院落的促膝長談,到紅色教育基地的深情瞻仰。隊員們以黨建為指引,用愛心播撒紅色火種,用走訪厚植為民情懷,用調研踐行實干擔當,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阡陌間閃耀,號召更多青年志愿者融入社會,共同譜寫民族復興的壯美篇章,讓青春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挺膺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