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銅梁龍燈的制作工藝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龍躍巴山蜀水間”三下鄉(xiāng)文化傳承團 ,于7月11日走進了銅梁神韻龍燈彩扎廠,沉浸式探尋銅梁龍燈這一非遺技藝的傳承脈絡,為銅梁龍文化的傳播積蓄力量。

(圖為龍燈彩扎廠師傅編制龍燈 ,張倬語 供圖)
踏入龍燈彩扎廠,實踐團成員便被滿室的龍燈骨架、彩綢物料所吸引。從工藝師傅的講解中,大家了解到,銅梁龍燈彩扎融合了竹編、彩繪等技藝,從選竹、破竹、編織骨架,到糊紙、繪色、裝飾成型,需歷經數十道精細工序 。僅僅是編織骨架這一項步驟,就需要花費四天時間才能完成。
在溝通中成員們了解到,與其他各地龍燈有所不同的是,銅梁龍燈的圖案紋樣是師傅們糊紙后手工繪制的,而非使用帶有紋樣的彩綢等。在師傅的幫助下,團隊成員還上手體驗了骨架編織、彩綢粘貼等制作過程,在實踐中感受非遺技藝的精巧與復雜。

(圖為實踐團成員體驗龍燈制作 ,周泓余 供圖)
在交流中,師傅向成員們分享了龍燈彩扎的傳承故事與相關困境。作為“中華第一龍”的誕生地,銅梁龍燈彩扎廠曾為眾多重大活動定制龍燈,憑借精湛工藝屢獲“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yè)”等榮譽。但在傳承過程中,也面臨著年輕從業(yè)者不足、傳統(tǒng)技藝與現代審美融合難等挑戰(zhàn)。成員們結合專業(yè)知識,圍繞新媒體線上推廣、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等方向,為龍燈彩扎傳承創(chuàng)新出謀劃策 。

(圖為龍燈彩扎廠師傅為實踐團成員講解龍燈制作細節(jié) ,徐思媛 供圖)
走訪結束后,實踐團與龍燈彩扎廠的師傅在廠門口合影留念。此次走訪,不僅讓成員們深入觸摸銅梁龍燈彩扎的非遺溫度,更堅定了大家傳播龍舞文化、助力非遺傳承的決心。接下來,團隊將繼續(xù)挖掘龍舞文化內涵,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讓銅梁龍燈這一文化瑰寶被更多人看見 。

(圖為實踐團和龍燈彩扎廠師傅的合影 ,周泓余 供圖)
撰稿人 陳龍佳 周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