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河海大學滿天星支教團攜手立邦,在河南商丘魏莊小學開展古法造紙課,以紙為媒串聯(lián)傳統(tǒng)文化與生態(tài)保護,引領(lǐng)孩子們步入守護綠色生態(tài)、傳承匠心技藝的人文幽徑,在指尖與草木的相遇中,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課程采取由支教團成員程治閩主導、其他成員輔助的方式展開。孩子們在指導下固定網(wǎng)紗,隨后按 “浸、搗、抄、曬” 工序體驗:纖維在掌心蛻變,抄紙時傾斜濾網(wǎng)讓紙漿勻鋪,再用收集的落葉、花瓣和顏料裝飾。雛菊黃、樹葉綠與繽紛色彩,讓每張紙都成獨特藝術(shù)品。
當一張張造紙大業(yè)被陽光和時光細細雕琢時,孩子們不時踮腳探望。從打磨木框時的專注,再到裝飾成品時的雀躍,當舉著帶著自然印記的紙時,他們或許不懂“匠心”與“傳承”的重量,卻已觸摸到時光溫度與先民草木共生的智慧。
這堂課意義遠超技藝學習:既是連接古今的紐帶,讓千年智慧蘇醒;也讓自然敬畏扎根童心。河海大學滿天星支教團與立邦以生動的方式,讓文化根脈與生態(tài)理念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