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延安精神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代代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紅色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課”建設和立德樹人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延安紅色文化的育人作用,根據(jù)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到延安去・三秦學子圣地行”活動安排,7月11日至13日,我校勞模精神探尋實踐團赴圣地延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本次活動以“尋初心、強信念、悟真知”為核心,通過實地參觀、專題學習、沉浸式體驗等多元形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引導青年學子在革命圣地汲取革命智慧、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南泥灣:觸摸“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奮斗密碼師生們走進延安南泥灣勞模工匠學院勞模展館,在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故事中,探尋不同時期勞模的奮斗足跡,深挖其中蘊含的奉獻精神與創(chuàng)新理念;走進南泥灣大生產(chǎn)紀念館,在銹跡斑斑的镢頭、補丁摞補丁的軍裝、戰(zhàn)士開荒寫的日記里感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奮斗精神;在莊嚴肅穆的黨徽廣場,師生們高舉右拳莊嚴宣誓,重溫入黨初心,齊唱紅歌《南泥灣》,用嘹亮的歌聲抒發(fā)對黨的赤誠感恩。
延安革命紀念館:回望崢嶸歲月中的輝煌史詩
館內一件件歷經(jīng)歲月洗禮的文物、一段段承載歷史記憶的影像,生動再現(xiàn)了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艱苦卓絕與輝煌歷程——既見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艱難困苦走向勝利的非凡足跡,也鐫刻下延安歲月在黨的百年奮斗史中續(xù)寫的輝煌史詩,更銘記著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鑄就的光輝篇章。
棗園革命舊址:感悟“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本源在棗園繁茂的園林間,師生們追尋紅色記憶;在老一輩革命家曾居住的簡陋窯洞前,感悟革命初心的純粹與堅定。在棗園中央書記處小禮堂前,教師深情講述“棗園燈光照人心”的故事,讓大家深刻領會毛澤東同志提出“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時的歷史語境與精神內核,體會這份初心穿越時空的永恒力量。
楊家?guī)X革命舊址:傳承不朽革命精神的時代火種走進楊家?guī)X,師生們參觀了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工作生活過的窯洞院落,在簡樸的陳設中,身臨其境感悟他們在清貧物質條件下鑄就的精神豐碑。站在楊家?guī)X中央大禮堂前,仿佛能聽見當年中共七大代表們?yōu)槊褡逦磥頍崃矣懻摰穆曇簦羁腆w會這場會議在黨的歷史上里程碑式的意義,讓不朽的革命精神在心中生根發(fā)芽。
此次赴延安主題教育活動,將革命歷史現(xiàn)場轉化為沉浸式思政課堂,使師生們深度體悟了勞模精神與延安精神的內核,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努力成長為兼具家國情懷與報國本領的新時代青年,讓紅色基因在新征程中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