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徐竟超)近日,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3225會議室氣氛莊重而熱烈,姚尚明先生正在此為學院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的講座。姚尚明先生有著豐富的鐵道兵經(jīng)歷,曾歷任鐵道兵二團戰(zhàn)士、文書、排長、政治教導員等職,后擔任鐵道部十一局多項職務,同時作為十堰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編著《他們從軍旗下走來》《西線烽火》等多部作品,記錄鐵道兵歷史與精神。

圖為姚尚明先生正在講座。吳鑫供圖
一、重溫熱血歲月,傳承鐵道兵精神 講座伊始,姚尚明老先生帶領在場師生走進鐵道兵的熱血歲月。他深情講述了援越抗美、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的親身經(jīng)歷,再現(xiàn)了鐵道兵在槍林彈雨中搶修鐵路、保障物資運輸,在極端環(huán)境下克服困難的感人場景,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鐵道兵精神。
在全體師生見證下,姚尚明將一面承載著鐵道兵精神的隊旗授予“鐵脈薪傳”實踐隊。旗幟上的斑駁印記,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隊員們接過隊旗,目光堅定,深知這既是榮譽,更是傳承精神的使命。隨后,老先生向?qū)W生代表贈予了自己編著的書籍,這些凝結(jié)著歷史記憶與創(chuàng)作心血的著作,成為珍貴的精神財富,現(xiàn)場響起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表達著對老先生的敬意與對鐵道兵精神的禮贊。

圖為姚尚明先生為實踐團隊員贈送書籍。秦韓供圖
二、解答求知困惑,啟迪青年成長 下午的訪談中,姚尚明老先生化身“引路人”,針對團隊成員提出的歷史探尋、人生選擇、文學創(chuàng)作、精神傳承等問題,結(jié)合自身閱歷給出深刻解答。
當被問及鐵道兵最核心的精神時,姚老指出:“‘逢山鑿路,遇水架橋’是鐵道兵最鮮明的寫照。他們憑借頑強意志和智慧,用血肉之軀與簡陋工具攻克無數(shù)工程難題,體現(xiàn)了不畏艱難、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
談及投身鐵道兵的信念,姚老堅定地說:“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的方向?粗胶哟、百姓盼安,我只想用雙手為國家鋪就鋼鐵動脈。這份信念,是對祖國的忠誠,也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使命擔當。”
對于鐵道兵精神對青年的啟迪,姚老表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本質(zhì)是不回避困難、主動攻克難關。青年面對學業(yè)、職場等挫折時,應像鐵道兵那樣,把挑戰(zhàn)當機遇,用勇氣和智慧突破困境。”

圖為姚尚明先生與實踐團成員進行交流。閆仕浩供圖
三、賡續(xù)紅色基因,書寫時代新篇 此次專訪不僅是一次歷史與文化的分享,更是一場精神的傳承。姚尚明老先生的講述與寄語,讓“鐵脈薪傳”實踐團隊及在場師生深刻理解了鐵道兵精神的內(nèi)涵:是“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開拓勇氣,是“櫛風沐雨,矢志不渝”的堅守信念,更是激勵當代青年砥礪前行的精神燈塔。
鐵脈薪傳實踐團表示:此次活動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了汲取精神力量的契機,也讓紅色基因與奮斗精神在新時代得到傳承與發(fā)揚,今后會更好地投入到有關鐵道兵精神的宣傳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