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不出口的稱呼——“媽”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人們常說:七十歲得有個家,八十歲得有個媽?梢,在這個幸福的世界上,“媽”是多么親切的字眼!
曾多次在綜藝舞臺上看到演員關(guān)于“爸媽誰更重要”的調(diào)侃:我們一進家門張嘴說的第一句話往往都是:“媽,我回來了!”然而,當進家門以后看不到媽媽的時候,跟爸爸說的第一句話往往就是:“爸,我媽呢?”其實,這又何止是調(diào)侃?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的的確確真就是有這樣的習慣!
而我,則不然。因為“媽”這個字早已成為我三十年來都叫不出口的稱呼。30年前,她的猝然離去徹底抹去了我的世界里所有與她相關(guān)的稱呼。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對“媽”這樣的字眼也越來越敏感,仿佛用盡全身的力氣都拼不出這個音節(jié)來。
小的時候,音樂課上學習《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的時候,跟著其他小朋友晃著腦袋瓜唱,也不曾有過絲毫特別的感觸。因為那時既沒感覺到有媽的自己像一塊什么樣的寶,也沒感覺到“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這句歌詞有什么特別之處。然而,自從我13歲那年她猝然離去的那一刻起,我忽然好討厭這首歌,因為我感覺這首歌的歌詞就像一把把刀子,句句扎心,聽著心里特別地難受,莫名的想哭。
長大以后,發(fā)現(xiàn)有一些特別的日子也變得敏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發(fā)現(xiàn)這世上居然還多了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母親節(jié),但內(nèi)心里仿佛依然是一種麻木不為所動的感覺。不是因為這個節(jié)日正不正宗或者是不是洋節(jié),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對“母親”這個稱呼感到空前的陌生和冰冷。
每年除了這個特別的日子,還有自己的生日,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因為兒的生日,娘的苦日。還有一個更特別的原因,就是那年她猝然離世的三天后正是我的生日。所以,每年我快過生日的時候,總會是先迎來她的忌日。于是,她的忌日和她生前的生日也成為我這輩子記憶里最特別的日子。
長大以后,隨著新人物角色的出現(xiàn),與“媽”相關(guān)的稱呼也越發(fā)敏感。繼母走進生活,還有婚后又增加了一個人物角色——岳母,這兩個全新角色的出現(xiàn),都沒能突破我心靈深處的這道坎。也曾無數(shù)次受到家人的質(zhì)疑,認為不叫媽就是不接納,不承認,也深知:后媽也是媽,岳母也是媽,但就是任憑如何說服自己,都無法喚醒對“媽”字的發(fā)聲。
如今,早已身為人父,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這句話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更加透徹地理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這句話深刻的教育意義。
或許也正是因為于此,無形中感覺到自己變得越來越多愁善感,看到網(wǎng)絡上的一些視頻或者聽到一些贊美母愛的歌曲,動不動就會黯然落淚。尤其是聽到閻維文老師的那首歌曲《母親》,無數(shù)次地熱淚盈眶。類似的歌曲還有大平的《孝敬爹和媽》、《天之大》等,都是對自己催淚效果最好的武器。
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因為她曾經(jīng)的存在。她是一位含辛茹苦養(yǎng)育了5個兒子的母親,在六七十年代的那種艱苦生活條件下,能把孩子一個個養(yǎng)活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就更不用說她和父親能給予每個孩子多與少了。一套衣服,能從老大傳到最小的穿,其間不知縫縫補補屢了多厚的補丁。一頓飯,7口人上桌,原本見不著油星的一盆連湯帶菜,孩子們每人摟一箸子就見底了,大人們只能泡點湯吃飯。她還是一位飽經(jīng)病痛折磨的母親,在我對她有限的13年記憶里,記不清有多少個年頭因為她的疾病纏身我被淪為一個“沒媽孩兒”吃百家飯,直到最后徹底變成一個真正的沒媽孩兒。在我對她有限的13年記憶里,她是一位拼命顧家的母親。她曾是人們口碑中“有水平、說得出、教得好”的好民辦老師;她曾是全屯子嗓門頭等赫亮的豆腐匠,屯西頭一嗓子“大豆腐”,兩里地開外的屯東頭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她曾是家里家外大事小情的說客,動不動就會被請到別人家去調(diào)節(jié)瑣事紛爭,平息家庭風波。她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剛剛52歲就英年早逝了,留給她年僅13歲的老兒子永遠的苦與痛……
常言道: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好在值得慶幸的是,父親還健在,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還有回報的途徑。遺憾的是,如今記憶的片段里,任憑我如何努力都還原不出她的模樣,而她,連一張清晰點的照片都沒能留下。
電影《你好,李煥英》的結(jié)尾中說道: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也曾是個花季少女。當我觀看這部電影,看到結(jié)尾字幕里的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真的好酸。然而,我沒有賈玲幸運,因為她還記得媽媽的模樣,她還能為媽媽拍一部電影。
“媽”這個稱呼,她只帶給我13年,然后就永遠地帶走了。她的養(yǎng)育之恩,我點滴沒有回報,因為她殘忍地剝奪了我的這個權(quán)利。余下的,我只有默默地在心里為她祈禱,希望她可以在我們看不到的那個世界里健康、快樂、幸福!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6-23 關(guān)注:
詩詞歌賦推薦
- 叫不出口的稱呼——“媽”
- 七十歲得有個家,八十歲得有個媽。可見,在這個幸福的世界上,“媽”是多么親切的字眼!
- 詩詞歌賦 06-23
- 板栗情
- 金秋時節(jié),碩果飄香,行走在來安去安的小城里,隨處可聞可見甘甜芳香的鎮(zhèn)安板栗,情不自禁地去看、去品嘗。
- 詩詞歌賦 06-23
- 父親節(jié),憶父親
- 稀疏偏長總捋不穩(wěn)的頭發(fā),凸瘦爬滿斑繭的黝黑臉龐,微駝但似乎扛得起一切的肩膀,赤裸幽黃只見骨皮不見肉的上身
- 詩詞歌賦 06-23
- 父親的笑
- 我年幼的時候,我很少看到父親臉上有笑,大概是家窮,兒女多,負擔大給造成的吧。
- 詩詞歌賦 06-23
- 圓匹外傳
- 那是一九九八年的冬天,農(nóng)閑的日子,地里的莊稼活都忙完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們便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拉拉家常
- 詩詞歌賦 06-23
- 一只通靈小貓咪
- 對于如何養(yǎng)好寵物我一向是缺乏知識的,生為一介草民終日里為生計和養(yǎng)家奔波勞作,已經(jīng)夠累的了,且因我平常拙于清潔打掃
- 詩詞歌賦 06-23
- 靈山佛
- 因為大佛的靈氣,江蘇省無錫市的小靈山得以聞名海外。無錫市人杰地靈,風華正茂,據(jù)坊間傳聞上億資產(chǎn)的老板已經(jīng)達三百多位。
- 詩詞歌賦 06-23
- 去河邊看看
- 清晨,當大地剛從薄明的晨曦中蘇醒,寧靜的瀏陽河畔,已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機與野趣。
- 詩詞歌賦 06-23
- 山上有座廟
- 山不高,南北走向,半島似地橫臥在幾條山?jīng)_的匯合處,山腳兩側(cè)的小河匯聚在一起向北流淌,四周的群山大部分高出它半截。
- 詩詞歌賦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