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通訊員柯煜隆)4月11日上午,為讓同學們形象生動地地理解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所面臨的新挑戰(zhàn)、新任務、新機遇。馬克思主義學院李玉姣老師,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fā)展為主題,在教室里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堂。
“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上課伊始,李老師以一段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fā)展的視頻為切入,講述了從改革開放以來由實際經驗上升為理論成果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四個組成部分,詳細地拓展了理論體系發(fā)展脈絡與變化的內容。
“作為大學生,你們認為才能如何把握好當今中國的時代脈絡抓住時代機遇呢?”李老師在講臺前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同學們踴躍舉手,其中李林同學回答說:“要以史為鑒,從過往的教訓中提煉經驗,博采眾長,取長補短,將國外值得借鑒的地方吸納過來,還要‘因地制宜,因地施政’,探索一條適合中國發(fā)展的道路”,該名同學以多元的角度來回答問題,收獲到同學們的一陣掌聲,隨后李老師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分別從國際背景、歷史條件、實踐基礎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講述,系統(tǒng)性地以各理論成果的時間起點、國際方式、時代主題、科學論斷、所處的歷史方位、所回答的基本問題為著手點,以圖表的形式概括總結在一起,向同學們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時代的新篇章,內容詳細而又具體、形式豐富生動,課上的同學無不被其講述的內容所吸引,紛紛將精彩之處謄寫在書本之上,認真地去記憶與理解。
認真對待新時代的課題,妥善解決新時代的挑戰(zhàn),把握好新時代的機遇,為中國的在新時代的發(fā)展道路開辟前進的道路。通過本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思政課堂,同學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課后對機電2103劉洋瑞同學進行采訪,劉同學表示李老師的課令人受益匪淺,該老師通過這種課堂問答的互動方式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參與度和調動課堂積極性,通過本次課堂的學習自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中國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zhàn)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大大增強了他們想祖國獻一份力、為中國美好明天而奮斗的強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