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走深走實,7月9日,山東大學“九州尋薪火,E映石榴紅”社會實踐隊走進濟南市桿石橋街道的春元里社區(qū),開展民族文化趣味課堂活動。

在課堂上,團隊隊員為來到課堂的同學們講解民族文化的相關知識,讓同學們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借助圖片幫助同學們理解中華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并以維吾爾族和朝鮮族為例,分別講解了這兩個民族帶有文化特色的服飾、飲食、節(jié)日活動等民俗,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

講解完相關知識后,團隊成員開展民族文化知識競答,增加本次課堂的趣味性,同學們的回答聲此起彼伏,讓抽象的知識變得觸手可及。環(huán)節(jié)尾聲,每位積極參加的同學都獲得了心儀的獎品,收獲了笑臉與喜悅。

通過本次民族文化趣味課堂活動,同學們不僅了解和學習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也對“民族團結”“愛國主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切實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明確了肩負的崇高使命任務。團隊成員也感悟深刻,表示會牢牢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促進民族團結事業(y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