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目標要求,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zhì)的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zhì),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zhì)、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yè)的青少年群體,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青春飛揚·興夢夏鄉(xiāng)”暑期“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隊特于2023年7月6日上午在重慶市巫溪縣徐家鎮(zhèn)中心小學開展了逸師公益愛心課堂之自然科學知識與實驗。
此次授課采用線上線下雙模式進行,旨在為更多同學提供趣味科學實驗課堂。線上直播累計觀眾200位,直播累計10000次獲贊。
“青春飛揚·興夢夏鄉(xiāng)”志愿服務隊隊員陳龍充分考慮授課對象為小學生的特點,并且結合自身專業(yè)特點,用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精心準備教學用具,為徐家鎮(zhèn)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精彩難忘的課堂。

圖為自然科學知識與實驗課堂上課場景 葉芳菲 攝
陳龍同學在授課中,用《侏羅紀公園》電影片段開場,情景導入的模式吸引同學們注意力,激發(fā)同學們好奇心;用人的“手”與恐龍的“爪”類比,巧妙地運用比喻修辭手法,使深奧的內(nèi)容變得簡單形象,同時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用立體拼圖模型,鍛煉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鞏固了新學習的知識。

圖為小朋友拼裝的恐龍模型 葉芳菲 攝
課堂上,授課的“青春飛揚·興夢夏鄉(xiāng)”志愿服務隊隊員陳龍引導并鼓勵同學們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同學們也互動積極,主動思考,勇敢展示。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從自身角度來看待,回答答案各有獨特見解。課堂氛圍活躍歡樂,同學們紛紛表示課堂收獲滿滿。
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重在培養(yǎng)科學家精神。陳龍在課堂中讓同學知道“結構決定了功能”這樣的淺層概念。并且,在課堂尾聲倡導同學們多觀察大自然,發(fā)現(xiàn)大自然魅力與神奇,進而產(chǎn)生保護自然的意識。
期望在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青春飛揚·興夢夏鄉(xiāng)”暑期“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隊帶來的師公益愛心課堂之自然科學知識與實驗中,將能夠培養(yǎng)線上線下同學們的實驗技能,鞏固和加深理論課知識,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記者:李佳穎
攝影:葉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