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文藝工作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文藝事業(yè)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è),文藝戰(zhàn)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zhàn)線。”為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南疆文化與藝術事業(yè)發(fā)展,新疆政法學院“青春接力,薪火相傳”基層服務踐行團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圖木舒克市四十四團五連開展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
詩韻悠揚,文化傳承詩歌,作為文學殿堂中的璀璨明珠,自古以來便承載著豐富而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與情感價值。在此次三下鄉(xiāng)活動中,志愿者們將《春江花雨夜》、《望岳》等古詩加入到推普課程中,讓人們感受到語言之美、傳統(tǒng)文化之美,同時也能增加思想感悟。在志愿者們?yōu)檫B隊小朋友授課時,他們耐心地教讀每一句詩,講清古詩含義,并鼓勵小朋友們進行簡單賞析,結合實際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位小朋友表示,《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意境空明,描繪的景色很美,以后有機會要去到海邊看“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景象。小朋友們各抒己見,對兩首詩有著自己的思考與領悟,志愿者們欣喜不已。
巧手折夢,匠心筑夢折紙,一種源自古老東方的藝術形式,幫助增強孩童的空間認知與邏輯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此次三下鄉(xiāng)活動中,志愿者們帶領小朋友們折紙,鼓勵小朋友先將喜愛的動物、植物、圖形等畫在彩紙上,也可以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寫上想說的話。而后志愿者們來到小朋友身邊,細心詢問他們關于折紙的想法,對相關步驟進行示范,鼓勵小朋友跟學。在志愿者們遇到忘記折疊步驟等問題時,會及時請教帶隊老師,以便快速解決。
翰墨書香,書法育人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形式 ,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傳承。在連隊教學的一天,志愿者們遇到了另外一支隊伍,帶隊老師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后,決定一起指導孩子們練習書法。一張張宣紙被鋪在桌子上,小朋友們拿著毛筆,蘸上墨汁,在紙上確定了第一個筆畫的起筆位置,而后在志愿者們的引導下,靈活運用毛筆進行提按轉(zhuǎn)折,最終寫下美觀的毛筆字。

藝術與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傳承歷史、塑造民族身份的使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中有著重要作用。此次新政學子三下鄉(xiāng)活動促進文化與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助力社會建設,此后也定當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