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冠军,天堂资源,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今日大學生網,社會實踐報告投稿平臺

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發(fā)布時間:2024-12-13     閱讀
"哪些同學最愿意做老師?想把教師作為終身職業(yè)的舉手?"上世紀90年代初,南京曉莊師范一堂文學課上,兩位同學堅定地舉起了右手。多年后的今天,這兩位學生成長為江蘇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其中一位就是南京曉莊師范學校(南京曉莊學院的前身)的1991屆校友、現江寧區(qū)教研室副主任戴厚祥。近30年來,他親歷了鄉(xiāng)村小學老師、校長、江寧區(qū)教研員、副主任等與小學數學教育有關的重要崗位。他用持續(xù)學習和不懈追求踐行著少年時的志向,并不斷拓展著小學數學教師的價值空間。

少年立志,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yè)

戴厚祥出生于教師家庭,父親也是位小學老師。1988年,他如愿考上了南京曉莊師范學校普師班。但真正立志將教師當做終身職業(yè),還是源于曉莊班主任的"常老師之問"。

盡管在班上年紀偏小,沒有特長而默默無聞,但經過三年中師學習,戴厚祥帶著不斷自我超越的想法,像海綿般不斷吸收、學習,后來居上。"剛入校時,我們班同學有的字漂亮,有的美術好,有的詩歌散文好……我就向同學們學習、請教,美術、體育運動、鋼琴等我都趕上來了。我開始膽子小,但經過語文基礎知識學科蔡老師的鍛煉,我也成為了能站在講臺上表達自如的人。蔡老師上課前經常讓我們進行5分鐘即興演講、自我介紹、談想法……這種教學法時隔30年仍不過時。"

自稱"不是特別喜歡寫作文,但寫論文有感覺"的戴厚祥,獲得的自信來源于曉莊讀書期間的文學老師常秀華。"常老師那時讓我們寫周記,一周寫一篇。寫得好的地方,常老師就用紅筆圈出來,還會針對性地寫評語。我有幾篇周記中,紅彤彤一片,除了紅筆圈劃處,還有比周記還長的評語。在老師的鼓勵下,我的周記寫得越來越認真,文章寫得也越來越長。在常老師指導下,我還讀了許多優(yōu)秀的小說和雜志,對寫作也有很大提高和幫助。"

戴厚祥認為,一位優(yōu)秀專業(yè)的老師應該是富有創(chuàng)新力的,而他擁有的這份自信和底氣則來源于曉莊讀書期間遇到的美術老師、也是畫家譚紅屏:"她從不批評我們,而是經常找出我們的作品獨特之處夸我們。有次我寫了兩個美術字——青春,在碳黑鋼筆素描基礎上加了簡筆畫在里面。譚老師看到后當即就給予充分肯定:‘有創(chuàng)意,不拘于形式,不受老師模式影響很好。’"

畢業(yè)時,他成為實習小組中唯一的試講老師,取得了首次講課成功。那是他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老師收獲的第一份自信。"三年級師范實習時,我和班上20名同學前往南京市明瓦廊小學實習,語文、數學學科各實習20天。由于我的課文朗讀、教材解讀、板書設計等基本功過硬而被指導老師發(fā)現。作為優(yōu)秀學員代表,我被推薦面向全體同學和全校語文老師上了堂試講課。"

帶著滿滿的收獲和自信,踏出曉莊學校大門的少年戴厚祥開啟了教師人生的新篇章。

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1991年8月,畢業(yè)后的戴厚祥回到家鄉(xiāng)的村小——江寧縣銅井鄉(xiāng)新民小學當了兩年小學語文老師。兩年送走了兩屆畢業(yè)班,語文成績在全鎮(zhèn)統(tǒng)一檢測中位居前列。期間,他還獲得了鄉(xiāng)語文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一等獎。

初出茅廬的戴厚祥很快得到了江寧縣銅井鄉(xiāng)中心學校領導們的注意。1993年7月,中心校正缺專攻數學競賽的數學教師。面對這份挑戰(zhàn),帶著興奮和忐忑的心情,戴厚祥利用整個暑假重溫了《小學數學教材教法》《小學數學教學理論》等。轉入中心校后,班級教學質量和數學競賽兩手抓的戴厚祥從此告別休息日。1995年南京市組織的全國"華杯賽"復賽上,他集訓輔導的林俊同學在縣里一百多名數學精英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縣里唯一的全國"華杯賽"一等獎(即復賽第一名)。這成績在銅井鄉(xiāng)的教育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在眾人的期盼和激勵中,戴厚祥開始第二屆"競賽輔導之旅"。"我挑選了5名同學進行新一輪競賽輔導。為了便于離校較遠的兩名學生安心學習,我就把學生帶到家里同吃同住,不收一分錢。每天吃完晚飯后的7:00-10:00,我們就都圍坐在家里小桌子旁做題、解題、講題。為了增強學生實戰(zhàn)練習,我便拿出工資去南京買了競賽書籍送給學生們。"1997年4月第五屆全國"華杯賽"結果顯示:江寧全縣共有5人獲一等獎。而戴厚祥輔導的學生中兩人獲得了全國"華杯賽"南京賽區(qū)一等獎。這一年,他被評為"江寧縣銅井鄉(xiāng)青年教學標兵";年底,又被評為"南京市優(yōu)秀輔導教師""全國華杯賽優(yōu)秀教練員"。

兩屆競賽教練成功經驗,為戴厚祥后來的專業(yè)成長提供了自信。他相信:競賽能做好,其它也能做好。1997年調入江寧縣新區(qū)小學(現為南京市百家湖小學)的戴厚祥,在時任校長的指引下開啟了專業(yè)成長之旅。"他送給了我一本綠色封面的‘教海探航’十周年精選本,這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用心地讀過、悟過、品過。1998年,我撰寫了自己的第一篇教學論文《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優(yōu)化思維品質》獲得了全省二等獎。這篇文章使我踏上了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1999年,他撰寫的論文《創(chuàng)設認知沖突,激活學生思維》獲得江蘇省二等獎第一名,他取得了與著名特級教師李烈、華應龍、王一軍等現場作課的零距離學習機會。2003年,他撰寫的論文《臨場開發(fā)原汁原味的生成性資源》獲得了數學學科類一等獎第一名。作為獲獎代表,他還應邀面向數千名同行成功地上了堂主題為"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的數學現場公開課。此后,他成為眾多省級論文獲獎"專業(yè)戶"和公開課嘉賓。

在論文科研碩果累累同時,戴厚祥從未停止過教師的基本功的修煉。1999年,工作8年的他就獲得了江蘇省現代小學數學賽課一等獎第一名。2003年南京市教研室組織的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中,他執(zhí)教的"小數乘法"一課獲得一等獎第一名。2014年獲評江蘇省特級教師之前,他先后獲得5次江蘇省賽課一等獎。他的《生態(tài)結構化教學——小學數學教與學新路徑》榮獲江蘇省教育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他帶領團隊做的江蘇省教學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建構主義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態(tài)結構性教學實踐研究》順利結題。

其間他始終沒有停止過學習,只有中師文憑的他利用業(yè)余時間,頑強拼搏,通過了大專自考、本科自考,并獲得了學士學位。任校長期間,他也不斷深造并順利取得了教育管理碩士學位;他還堅持在工作和生活中學習:他的床頭前放滿數學教育類的書籍,每晚睡覺前他都會用心揣摩。在觀看斯諾克選手比賽時,看到選手們那精準的擊球,他想到了數學課堂上的提問的點要準確、精當;看到運動員冰上芭蕾的激情表演,他想到了數學課堂上不僅要放得開,最終還要能站得穩(wěn);看到節(jié)目主持人在現場訪談時,他又想到數學課堂也應激發(fā)現場感,讓師生在對話中不斷向問題的縱深處展開。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如何平衡好學習及教科研的時間?戴厚祥直言:"其實就是將別人休息的時間用來做該做的事:靜下心來寫文章,寫培訓方案等。"將"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座右銘的戴厚祥始終認為:教師的價值不在于地位有多高,而在于每個人在自己的不同崗位上不懈拼搏,發(fā)光發(fā)熱,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由于工作表現突出,35歲的他就被江寧區(qū)教育局調入到東善橋中心小學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5年的辛勤付出、5年的汗水澆灌,學校各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質量在全區(qū)鄉(xiāng)鎮(zhèn)學校中名列前茅;特別是"家長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學校被評為江蘇省、南京市優(yōu)秀家長學校。為此安徽省教育廳還組織人員參觀學習。2014年,作為校長的他被南京市教育局、江寧區(qū)教育局推薦參加并當選了江蘇省小學數學學科特級教師。

年過不惑的戴厚祥被調入江寧區(qū)教研室后,也從未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他帶領的團隊成員多次在南京市教研室組織的課堂教學競賽和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自己憑借8篇核心期刊論文,3本個人專著,5個省賽課一等獎,50多節(jié)省市級公開課參評,他一次性通過并獲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榮譽稱號。他有愛心、有情懷、有抱負,除了負責江寧全區(qū)60多所小學數學青年教師的成長外,還成立了江蘇省鄉(xiāng)村教育聯(lián)盟、江寧區(qū)的鄉(xiāng)村教育聯(lián)盟。經過近6年的發(fā)展,這個聯(lián)盟形成了擁有近80所小學的教師成長共同體。通過共享試卷資源、公開課資源和專家講座資源,助力更多鄉(xiāng)村小學教師專業(yè)的成長。"每當看到青年教師在公開課舞臺上的表現時,喜悅感、成就感油然而生,我能聽到竹子般拔節(jié)生長的聲音。"從2019年起,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他連續(xù)3年擔任江蘇省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里學員都是全省最好的業(yè)務尖子。借助這一平臺和高校資源,整合專家資源,工作室成員們的專業(yè)再上一個個新臺階。這學期,他還主動要求去鄉(xiāng)村小學代課,每周給學生們上幾節(jié)數學課,覺得很充實。"和學生們在一起真得很快樂,我一直以自己是小學教師而自豪,我也一直以斯霞、李吉林等老師為偶像。希望學習偶像們用充滿生機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小學教師這份職業(yè)的價值不斷放大。"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的戴厚祥深情地說。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校園人物推薦
  • 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 "哪些同學最愿意做老師?想把教師作為終身職業(yè)的舉手?"上世紀90年代初,南京曉莊師范一堂文學課上,兩位同學堅定地舉起了右手。
  • 校園人物 12-13
  • 結果是努力前行的獎勵
  • 即便到了廣東,沒有太多人了解遠在江蘇的南京曉莊師范學校(南京曉莊學院前身)
  • 校園人物 12-13
  • 向著陽光歌唱
  • 2016年9月10日教師節(jié)當天,楊晴收到一個來自畢業(yè)學生的禮物——一首小詩:"您,看見陽光就微笑,笑意沿著光線,一朵、兩朵、三朵,開
  • 校園人物 12-13
  • 讓每朵櫻花綻放
  •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覺醒時代》,把張健一下子和那個時代拉近了,也將他拉回到了母校曉莊讀書時謝方澤老師的《現當代文學史》課堂上。
  • 校園人物 12-12
  • 解構新時代背景下的明道文化
  • 受陶行知先生"一日四問"思想影響,南京曉莊師范學校(南京曉莊學院的前身)91屆校友、現南京市考棚小學校長袁塞也常常問自己:今天我
  • 校園人物 12-12
  • 將所學努力做到最大化
  •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南京市瑞金路小學校長周鋒一天沒有休息,整理近半年電腦里的工作資料,分門別類地存放
  • 校園人物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