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文化之聲,娓娓動聽實踐隊: 傳遞文化之聲,探尋創(chuàng)新活力
發(fā)布時間:2024-08-15 閱讀:
十笏園社會實踐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化之聲,娓娓動聽”社會實踐隊的隊員于2024年7月25日到8 月 5 日來到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qū)的十笏園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參觀學習,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shù)的精髓,尤其是十笏園這一具有獨特魅力的北方園林建筑。
一、十笏園概況
十笏園,又名丁家花園,始建于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最初為明代嘉靖年間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居,后由濰縣首富丁善寶購得并改建為園林。園區(qū)占地面積約343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70米,東西寬49米,因其占地雖小卻精致玲瓏,被譽為“十個笏板”,故得名“十笏園”。該園于1988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濰坊市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
二、園區(qū)布局與建筑特色
十笏園由中、西、東三條古建筑軸線組成,中軸線上的建筑及其院落為園之主體部分。整個園區(qū)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將北方的廳堂建筑藝術(shù)與南方的園林建筑情趣巧妙融合。中軸線上的硯香樓是園內(nèi)的核心建筑,始建于明代,三開間,二層樓,墻壁上嵌有鄭板橋、金農(nóng)等書畫家的真跡碑刻90余方,彰顯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2. 建筑精美
園內(nèi)的建筑多采用磚木結(jié)構(gòu),青磚灰瓦,古樸典雅。除了硯香樓外,還有碧云齋、誦芬書屋、深柳讀書堂、秋聲館、靜如山房等眾多建筑,每座建筑都有其獨特的名稱和寓意,如“夢筆生花樓”、“聽雨軒”等,充滿了文人雅士的情趣。這些建筑不僅名稱雅致,而且環(huán)境亦如其名所寓,春時垂柳依依,秋時百蟲唧唧,有聲不噪,靜而不郁,古樸典雅,意境清幽。
3. 園林造景
十笏園在造景上同樣獨具匠心。園區(qū)內(nèi)有一灣池水,水平如鏡,四照亭居于池中,硯香樓、北廳位于池后,形成了優(yōu)美的水景景觀。水池東岸堆疊著半壁假山,山頂、山腳設(shè)有蔚秀亭、落霞亭等亭舍,山間雜植松柏草木,四時常青。池岸由太湖石堆砌模仿自然駁岸,將半壁山和游廊呈弧狀連接一起,虛實呼應,富而不俗。
三、文化價值與影響
十笏園不僅是一處著名的古代園林,更是一座文物陳列館所。園內(nèi)收藏了眾多歷史文物和碑刻,如東漢《漢故北海將軍神道碑》、北魏《曹望僖造像碑》以及清代鄭板橋的《城隍廟碑》等,都是極具歷史價值的珍品。這些文物和碑刻不僅豐富了園區(qū)的文化內(nèi)涵,也為我們研究古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作者:曲阜師范大學文化之聲,娓娓動聽實踐隊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文化之聲,娓娓動聽實踐隊
責編:今日大學生網(wǎng) 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筑夢彩云間,鄉(xiāng)村振興踐新篇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彩云青藤支教隊響應國家號召,前往云南昭通市鎮(zhèn)雄縣花山鄉(xiāng)楊家寨進行為期13天的支教活動。支教隊員們以高度的熱
- 大學社會實踐 08-15
- 湘水映蘇韻,赤幟舞江風
- 炎炎夏日,我們黨史學習教育團將踏上一段特殊的旅程,前往湖南長沙和江蘇南通啟東,去感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與發(fā)展,去追尋那些鐫刻在歷
- 大學社會實踐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