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州來古韻,探淮南文化導語: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安徽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組建“品州來古韻,探淮南文化”實踐團,以淮南子文化為主題,以淮南地區(qū)為中心,把淮南子文化的當代價值發(fā)掘和提煉好、宣傳和運用好作為行動目標,7月6至7日,開展了2024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傳承弘揚淮南子文化,凝聚青春奮進力量。
八公山下訪古賢,《淮南子》里尋真章八公山,這座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的名山,不僅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成為人們研究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場所。作為《淮南子》文化調(diào)查實踐團的首站,八公山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nèi)涵,是實踐團成員們繼承和弘揚淮南子文化的重要起點。
(團隊成員在八公山的合影,李嘉琛供圖) |
在八公山地質博物館內(nèi),實踐團的隊員們得以近距離地觀賞到眾多珍貴的礦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這些展品不僅展示了地球的地質演變過程,也反映了生命起源的奧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淮南蟲”化石,它不僅是研究古生物學的寶貴資料,更是對生命早期形態(tài)的直觀展現(xiàn)。通過這些展品,隊員們對地球的地質歷史和生命的起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除了地質博物館,實踐團還參觀了《淮南子》文化園和淮南王宮。在這些地方,隊員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展示,如雕塑、壁畫、多媒體互動等,深入了解了《淮南子》這部千古奇書的博大精深!痘茨献印凡粌H是一部哲學著作,它還涵蓋了天文、地理、醫(yī)學、農(nóng)業(yè)等多個領域,被譽為“牢籠天地、博極古今”的智慧結晶。通過這些生動的展示,實踐團成員們對《淮南子》的深刻內(nèi)涵和歷史價值有了更加全面和直觀的了解。
(團隊成員在淮南子文化園學習,李嘉琛供圖)
楚風古韻展魅力,文化瑰寶映今朝坐落于淮南市中心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是一座專門展示楚文化精髓的專業(yè)性博物館。隊員們來到楚文化博物館,隊員們在“天人合一”的主題廣場上仰望星空,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無為而治”的園林中漫步,體會老子哲學的深邃意境;在“五行相生”的展廳里,通過互動游戲理解中國古代的物質觀念。經(jīng)過楚文化博物館之行,不僅讓隊員們領略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更激發(fā)了他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之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有責任也有使命去保護好、傳承好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團隊成員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中開展調(diào)研活動,李嘉琛供圖)
綠灣宣講揚古韻,愛國安全潤童心隊員們來到綠灣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淮南子文化宣講活動,通過精心準備的PPT演示、生動的視頻資料和趣味橫生的小游戲,成功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對淮南子文化的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課堂上,隊員們與小朋友們的積極互動,營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環(huán)境,使得宣講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同時實踐團成員還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和防溺水的宣講,在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增強了同學們的愛國意識和安全意識。
(團隊成員在黨群服務中心宣講淮南文化,李嘉琛供圖)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要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fā)現(xiàn)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nèi)心感應時代脈搏。通過此次活動,不僅加深了青年學子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更通過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