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華學院護理學院醫(yī)路向陽突擊隊:走入養(yǎng)老院,共度溫馨時光
為積極響應國家“百千萬工程”號召,深入鄉(xiāng)村基層,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廣州新華學院醫(yī)路向陽社會實踐隊(以下簡稱實踐隊)于2024年7月13日、14日走入惠州市第一養(yǎng)老龍門護理院,開展急救培訓、中醫(yī)保健等健康服務活動。
律動共舞 安康暮年
清晨,一縷柔和的陽光悄然灑落,實踐隊的隊員們懷揣著滿滿的熱情,精神抖擻地走進了養(yǎng)老院。
實踐隊精心籌備,為居住在這里的老人們送上了最真摯的慰問。 隊員們用心設計了如八段錦手指操之類的豐富多彩的娛樂互動項目。這些活動不僅巧妙地引導老人們積極進行身體的鍛煉,增強體質(zhì),還為老人們營造了歡樂的氛圍,讓他們忘卻了生活中的煩惱。隊員們更是親切地與老人們一同參與有趣的游戲,大家笑聲不斷,其樂融融。
圖1 隊員與老人共舞手指操 邱若然攝
圖2 曲楠楠老師與老人進行游戲互動 邱若然攝
健康守護,醫(yī)路向陽
憑借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實踐隊有序地為老人們提供血壓測量、艾灸療法以及耳穴壓豆等護理服務。艾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不僅有效緩解了老人們的身體疲勞,還為他們帶來了心靈的寧靜與愉悅。量血壓、詢問題,每一個細節(jié)都透露出護理學子們的專業(yè)與溫情。每一項服務都充滿了人文關懷,不僅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讓他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圖3 隊員為老人進行艾灸 邱若然攝
圖4 隊員為老人進行耳穴壓豆 邱若然攝
“救”在身邊,保駕“護”航
護理學院副院長黃洛瑩老師與隊員鄭賀巖、吳穎瑩攜手,為養(yǎng)老院的護理員及工作人員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急救知識宣講,宣講內(nèi)容涵蓋了徒手心肺復蘇術(shù)、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實用且關鍵的急救技能。
在本次宣講中,黃洛瑩副院長憑借專業(yè)的的醫(yī)學知識、清晰的邏輯講解和豐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仔細指導,對每一個急救步驟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拆解,使之變得科學易懂、清晰明確。通過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與實操演練,養(yǎng)老院護理員們不僅全面掌握了正確的急救方法,更為老人們的安全保障增添了一份堅實的力量。
圖5 黃洛瑩副院長為養(yǎng)老院護理員講解心肺復蘇術(shù) 邱若然攝
圖6 隊員為護理員演示海姆立可急救法 邱若然攝
膳食觀察,全面呵護
在活動的前期階段,團隊重點開展了膳食觀察工作。成員在養(yǎng)老院中對老年人的每日餐單進行了系統(tǒng)記錄,詳細觀察了每餐食物種類、營養(yǎng)成分及攝入量、烹飪技巧,并深入觀察了老人的飲食習慣。實踐隊隊員積極深入地研究了老年人的營養(yǎng)需求特性,并向他們普及了營養(yǎng)搭配、營養(yǎng)與疾病等相關知識。在健康養(yǎng)老的宏偉畫卷上,實踐隊隊員們以滿腔熱忱來增添獨特而生動的一筆,共同描繪出更加絢爛多彩的幸福晚年圖景。
圖7 實踐隊在養(yǎng)老院進行午餐配餐觀察 邱若然攝
圖8 隊員們與老人進行飲食交流 蔡瑩瑩攝
青春熱血灑疆場,抗美援朝永流芳
在探訪養(yǎng)老院一行中,實踐隊有幸結(jié)識了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顧明江爺爺。顧明江爺爺于1951年毅然投身于抗美援朝的硝煙之中,成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4軍的一員。他的英勇事跡與親身經(jīng)歷,不僅深刻致敬了過往那段光輝燦爛的英勇歲月,更蘊含了對當代青年勇于擔當使命的殷切期盼。
同時,顧爺爺也激勵隊員們:“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年人都得跟緊國家的步子走,你們就是祖國的花朵和希望。你們好好學習,通過實踐和鍛煉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水平,實實在在為國家做點事,那就是最好的了。”
圖9 隊員與顧明江爺爺合影 蔡瑩瑩攝
心系桑榆,情暖夕陽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年輕一代的加入,不僅為養(yǎng)老院注入了蓬勃的活力,更在無形中深化了溝通、陪伴的氛圍。這份陪伴與溫暖,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燦爛。 隊員們懷揣著滿腔熱忱與堅定信念,在助老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堅守初心,踐行使命,以助老為榮,奉獻為樂。心系桑榆,情暖夕陽,攜手同行,共筑夢想。運用智慧助老,創(chuàng)新服務,傳遞溫暖,播種希望。我們將以愛之名,書寫?zhàn)B老服務的新篇章。
圖10 實踐隊與老人們合影 邱若然攝
三下鄉(xiāng)廣州新華學院醫(yī)路向陽社會實踐隊供稿
文 馬雨秋 、吳穎瑩、林韻儀、蔡瑩瑩、邱若然
圖 邱若然 、蔡瑩瑩
審校老師 曲楠楠